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12-25 作者:qygslxx 浏览量:771次

川中小组办〔2020〕10号


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面向中小企业需求提供共享性、开放性、公益性或低成本服务的各类资源的总称。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9〕39号)等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水平,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赋能增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提升专业化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难点、公益优先、互通融合、创新发展、规范高效,加快形成“一体两翼多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力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构建形成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为主体,线上和线下两大服务方式有机融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各类专业化服务资源富集融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格局。力争到2023年,覆盖省市县多级的体系布局基本完成,集聚专业化服务资源超过5000家,年服务能力50万家次以上,线上服务占比超50%,服务满意度在90%以上。经过5年努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数量、范围、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服务生态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力保障和赋能载体。

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三)延伸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触角。在“1个省级枢纽平台+21个市(州)窗口平台+10个重点产业集群窗口平台”架构基础上,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按“一点双向”模式扩展,即以省级枢纽平台为核心,纵向扩展到重点区县、园区、开发区、创业创新基地等重点区域,横向扩展到“5+1”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等重点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行业”式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布局。

(四)突出省级枢纽平台核心作用。牵头配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围绕“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平台”核心任务,发挥总枢纽和总节点功能,推进建立信息畅通、资源集聚、快速响应、互动互补、对接便捷的资源协同机制和资源配置格局。牵头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规范标准,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协同分工、质量考核、绩效管理等制度,做到服务有记录、能追踪、可考核,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规范管理和良性发展。

(五)强化各级窗口平台骨干作用。牵头推动本地区或本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工作,发挥地区节点或行业节点功能,以满足企业需求、做好贴身服务为核心任务,统筹开展针对本地区或本行业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公共服务。及时响应配合省本级公共服务平台协同需求,有效带动区域或行业服务资源开展服务活动。通过设立站点、共办联办、驻点服务等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公共服务。

三、聚合公共服务资源

(六)培育公共服务示范载体。培育打造国家级、省级、市(州)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优秀服务联盟、优秀导师等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载体,引导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带动、模式带动、品牌带动、价值带动等方式,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高质量、品质化发展。

(七)聚合专业化公共服务资源。调动发挥各类服务联盟、导师团队、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志愿者服务机制,推动形成社会全领域服务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合力。鼓励优质专业服务资源跨区域开展服务工作,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服务协同的区域联动机制。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设备、技术、市场、管理等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资源利用率。建立与国内外优质服务资源的合作关系,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为开放化、广域化、多元化的资源聚合体。

(八)形成公共服务资源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管理链、价值链、品牌链等维度的公共服务资源合作机制和模式,以共享、互补、融通为核心,推进构建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相结合、公益服务与增值服务相结合、综合服务与行业服务相结合、传统服务与创新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良好生态,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九)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服务。聚焦“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要求,服务“5+1”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产品、设置服务流程、形成服务模式,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咨询、创业辅导、技术支持、投资融资、知识产权、财会税务、法律咨询、科技服务、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引进、对外合作、产学研协同等服务。鼓励发布中小企业服务需求清单,推动形成常态化、高效化、订单式服务对接合作机制。

(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支持通过改善服务场地、购置服务设施设备、研发或创新服务产品等方式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技术、产品、模式研发,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获取所在领域和行业专业资质。推动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建立完善、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实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收费和服务时限等“五公开”,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营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有序发展。

(十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培养一批具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专业资质的高素质人员,在择业就业、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引进高层次服务团队和人才,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从业人员考察、交流等活动,评选服务标兵、服务能手、服务明星等优秀典型,提高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十二)打造公共服务品牌。深入开展一批贴近需求、参与度高、反响良好、富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活动,持续打造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港、银企校院四方联动、中小企业手机报、中小企业服务券、订单式服务等服务品牌和中小企业服务年、中小微企业云服务大会、“创客天府”、税务助企、双创大讲堂、银河培训等活动品牌。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制定品牌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核心竞争力。

五、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十三)推进公共服务产品迭代创新。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创新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产品供给,满足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需求。转变服务理念,发展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服务产品向多元、精细、集成、智慧方向转变。鼓励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产品,鼓励支持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等形式提供合作建设型服务产品。提升内循环需求,扩大外循环消费张力,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服务、行业服务资源的叠加整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

(十四)推进数字化赋能公共服务。加大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造升级,新建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培育推广一批符合需求、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数字化服务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库存、管理等业务在线协同。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打通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供应链,推进与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的协同合作。

(十五)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广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利用数字化工具,引导推动线下服务向电脑端、手机端等终端升级迁移,推进服务、流程、资源、对接、交易、跟踪、评价、宣传线上运行,从发展能力、企业价值、发展生态、资源配置等方面为中小企业赋能。推进利用线上展示、线上洽谈、线上撮合对接等线上服务带动和拓展线下服务,夯实落地机制,有效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的服务活动,逐步实现向网络化、灵活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六、优化公共服务环境

(十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设立和扩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专门载体,针对不同属性,分别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应在各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中安排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方向,根据服务绩效情况,采取定向财力转移支付、专项补助、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活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券发放、优秀服务典型奖励等重点方向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给予金融、财产、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十七)构建联合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固化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协调、落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相关工作。各级经信、科技、商务、市场监管、税务、人社、金融、司法、行政、经济合作等部门要凝聚共识,切实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合理制定并推动落实促进本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定期沟通、协作配合,有效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发挥商会和协会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

(十八)强化服务运行监测。建立健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运行监测体系,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双创服务联盟、双创导师、志愿者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和各市(州)服务情况纳入监测范围。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数据库,按月收集分析服务开展情况和服务载体运营情况,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运行监测数据的使用,强化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需求、服务态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判。

七、强化服务保障

(十九)开展服务绩效考评。强化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绩效考评,推进建立标准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奖惩结合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有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开展政策支持、评优推荐、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并适时向社会通报。开展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分析,并加强对研究分析结果的运用。

(二十)加强服务跟踪反馈。利用调研考察和现代化信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畅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评价和投诉渠道,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跟踪反馈机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台账,开展公共服务成效回访,听取服务对象的服务评价与意见建议,督促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提质提效。

(二十一)加强宣传报道。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途径,采取综合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等形式,从优秀服务平台、优秀服务产品、优秀服务案例、优秀从业人员等多角度聚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发布推荐优质服务机构,持续宣传典型性、创新性服务和优秀企业精神,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对各类公共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品牌力。

四川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