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经济的五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2-04-06 作者:qygslxx 浏览量:792次

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周期,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促进和文化治理的不断进步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文化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趋势加速,数字技术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文化经济形态,数字文化经济浪潮已经到来。

那么,数字文化经济浪潮的到来有哪些突出的表现?以下五个维度可供参考。

一、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和数字文化经济政策强力推动文化经济变革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国从2012年开始逐步将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十三五”规划时期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2017年3月,“数字经济”正式写入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这可以认为是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此后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专项规划纷纷出台。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十几年前相关部门就开始通过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和发展文化科技的政策来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了,国家推出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和数字文化产业专门政策的出台更是加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表明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相关部门推出了数字文化产业专门政策,主要包括原文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在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化发展规划中,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方面都有较多的涉及,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推出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文旅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都极大推动了数字文化经济的发展。

文化经济政策是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系列政策文本和执行机制构成了数字文化经济相关政策体系。近两年来,政策凡有文化产业之处,必有数字化问题,这是近年来文化经济政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数字文化经济浪潮来临的重要表现。

二、几种文化经济形态同时加速数字化进程,共同形成数字文化经济新形态

以艺术创作为中心的艺术经济、以文化产业中心的文化产业经济、以创意产业为中心的创意经济、以版权产业为中心的版权经济等这些产业形态都是文化经济形态之一,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些形态之间原本就有着极高的关联性,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几种文化经济形态正同时加速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已经成为它们共同的主题。

艺术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一直是文化经济的主要领域。艺术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艺术的数字化创作与生产、艺术产品的线上传播与消费(艺术电商)等。文化产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结合,早期主要是线下内容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和消费,也就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在互联网平台下,出现了长尾经济效应,让小众的、个性化的唱片和艺术品也具有独特的市场,在数字化生产线上直接生产内容数字逐步成为数字化新趋势。当下文化产业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形态上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

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也是一种新经济,创意经济也正在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原本就有紧密的关系,是从两个视角对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形态的认识,前者延续传统,后者强调创新。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概念,创意产业反映了新经济的特征,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意作为要素的特征将更为明显,因为数字技术将为各类创意提供确权、保护、流转、管理和治理等方面的强大支撑。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创意产业的源头,也就是文化艺术创作的部分,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创意设计服务。

版权与文化经济的关系已成为文化经济发展路线上的最重要命题之一。版权经济与文化经济的汇流趋势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将更为明显。版权产权和版权经济融入数字世界,首先是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文化产业生产提供更可靠的版权保护技术体系;同时,数字技术还将优化版权在转化过程中的收益机制。例如一个文学作品,只要上传至具有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网络,将在区块链技术下得到更可信的确权,同时在转化中通过智能合约等机制保障版权收益。

可见,数字文化经济发展很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文化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同步数字化,形成最大程度的数字化交集。

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并进入文化企业生产和居民文化消费领域

数字文化经济的崛起依靠的是强大的数字技术集群。表面上的技术平台背后是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普遍应用,比如区块链技术。五年前,大多数人对区块链技术一无所知,一少部分人充当着“布道者”的角色,如今,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虽然大多数文化企业也并不能很熟练地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相关平台,但2020年之后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一些事情正在加速推动数字技术的通用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数字文化经济形态下,文化企业的大部分的文化生产设备和传播媒介都是数字技术的,采用嵌入式芯片并与物联网联通。以文化企业和机构为中心,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化传播平台与文化消费群体相连接。两年以来,居民文化消费通过数字渠道的比例大大提升,比较起来,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一端的数字化技术利用率是高于供给端的。

数字技术驱动文化经济发展更重要的表现是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作用,而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2020年底的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到2020年底的108%。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数字技术能够服务生产、消费领域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数字化加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虽然我们看不到文化经济领域的数字经济渗透率数据,但根据文化经济和服务业的高关联度,这项指标应高于服务业的平均值。

四、文化经济形态发生巨大改变,数字文化业态在文化经济结构中居主导地位

数字技术对文化经济的影响,直接的方面是文化经济形态的变化。文化经济正在向这个数字世界进行大规模的迁徙,数字化不仅是“装备”的升级,而是场景更替和“领地”转移,文化经济活动的传统形态让位于数字化形态。

传统的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的转变,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产业生态,还包括商业模式、企业交易行为和契约行为等。但是这种变化属于哪一种程度的变化呢?或者说是哪一种量级的变化?有人说,这变化是颠覆性的,但所谓颠覆性又是什么样的变化?可能是经济学研究中常常涉及的“转型”或“转轨”,也可能是一些学者提出的数字化“变轨”。现在人们比较习惯了经济转轨的话语方式,在论述问题时假设了经济转轨的环境,对如何转轨、转轨的特征乃至是否是真的转轨并不深究。但有些学者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认为数字经济不是转轨而是一种“变轨”。

数字文化经济是数字技术驱动文化经济发展的经济,而所谓数字技术驱动,不是简单对工具的优化,而是文化产业生态的转换。数字化企业深入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数字文化业态正在文化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从投资领域对数字文化经济的态度可见一斑。从互联网和信息经济时代开始,资本对具有高科技基因的文化企业就情有独钟,培养了很多明星企业和独角兽。

实际上二十多年来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扩张,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发展早已纳入不断数字化的轨道,对文化经济影响最大的不是我们熟知的典型的文化企业,而是像谷歌、脸书(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抖音、完美世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被称为BAT,他们不仅实际从事影视、游戏等文化行业运营,而且以投资者身份投资了很多文化企业和项目,是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与传统的文化企业评价相比,事实上这些企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字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巨头也可能分野,只有深度拥抱数字技术的企业能活下来,脸书(Facebook)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机,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加快布局数字领域。具有数字技术优势的腾讯等企业将保持其在文化领域的优势,但新的巨型数字文化企业也将异军突起。

五、文化数据成为文化生产关键要素,在微观层面成为可确权、可评估、可交易的资产

数字经济很重要的特征是数据要素已经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一样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同样,数据资源在文化生产领域也具有要素作用,尤其是文化数据资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文化领域数据资源的体量巨大,其规模应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在文化数据能够成为资产这个前提下,数字文化经济的一个趋势是文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将被重构,文化数据资产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形态之一。文化数据资产不仅是大数据技术下生成的各类原生数据形成的资产,还有传统形态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版权资产等)通过数字化转化形成的数据资产。这其中,我们还要特别关注数字资产问题。随着数字文化企业生产方式变化和文化资产结构变化,文化金融服务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在微观层面就是数据资源资产化,我国文化经济领域的文化数据资产化进程还比较缓慢。近年来我国大数据和数据资产评估、交易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文化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在国家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等推动下,文化数据资源利用和资产化正在向良性的方向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 庄双博)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