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难愁盼” 推动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1 作者:qygslxx 浏览量:675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在四川发展格局中地位攸关,我们要聚焦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着力探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举措。

发展现状与“急难愁盼”

回望历史,四川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三大特征:一是优秀企业家众多,形成独特的川商群体。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催生着四川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扎根巴蜀大地,勇立改革潮头,为四川发展建功立业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四川篇章。二是善用机遇,在向外扩张、资本市场等领域敢为天下先。三是发展稳健。以新希望为首的四川民营企业在创新引领和稳健发展方面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典范。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一是民营经济总量增长放缓。部分民营企业受到宏观环境等的影响,民营经济增长率有略微波动。二是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同步提升。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同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全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民营企业就业数量波动明显。四川省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近几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近年来,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预期和发展信心受到一定影响。

民营企业家加大投资的意愿、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家可调度资源(财力、项目)不足。2020至2022年我省全社会民间投资三年平均增速5.3%,而2022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仅增长2.4%,民间投资增速降幅明显。现在不投、不敢投,归根到底是对未来政策及发展环境不放心、没信心。一是确实有一些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声音,二是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民营企业家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事件。良好的现实营商环境与稳定的未来政策预期是信心的基石。

因民营企业投资增速降缓,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变差,投向民营企业的股权资金、债权资金不足,民营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有所下降。2020年、2021年、2022年四川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社会贷款余额比例分别为16.48%、19.47%、22.07%,这一比例远远小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所获得的贷款余额占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前些年对民营经济主体及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不利环境,主观上而言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部分民营企业家发展的信心,客观上而言这些不利环境又导致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环境急剧变差,民营经济的股权与债权融资增速大幅下降,主客观不利效应加大,导致部分民营企业投资增速放缓,相对于整体市场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盈利增速自然回落下来,进而导致民营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的逐步回落,代表民营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的中证民营企业综合指数2022年跌幅达到24.24%,远高于代表国企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的中证国企综合指数同期15.02%的跌幅。

民营企业主体增长乏力,民营经济增速趋缓,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增长趋势有一定波动。受民营经济现实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家投资意愿的降缓、民营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回落,进一步制约着民营企业主体的新设与扩张,进而导致民营经济总量增速趋缓,民营经济失去或未参与的市场机会由非民营经济主体承接,最终导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增长趋势产生了一定的波动。2020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4.6%,2021、2022年这一比例分别降低至54.5%、53.7%;2020年四川民营经济税收贡献占比66.4%,2021、2022年这一比例分别降低至65.5%、59%。

以“四敢”精神为指引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川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群体基础好、素质高,当前面临一系列内外部的不利发展因素,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民营企业家群体放下包袱,守正创新,以“四敢”精神为指引推动四川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省内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助力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四川资本市场的发展历来同四川省域经济的发展步调高度同步,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的历史机遇,助力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大力倡导并落实“四敢”精神,激发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内在动力与活力,驱动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现实的民营经济成果就是在“主动为、勇敢闯、加油干、持续首创”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而来的,未来四川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在省域内大力倡导并落实“四敢”精神,以激发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的内在发展动力与企业创新活力。

干部敢为方面,鼓励省域内各级领导干部以发展省域经济为第一要务,同时给予制度性的保障,让敢为的干部没有后顾之忧。

地方敢闯方面,鼓励市、县(市、区)、乡镇等各级政府依据本地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现状,找准定位闯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盘活现有民营经济存量,吸引培育一批增量,充分发挥地方的活力及主观能动性。

企业敢干方面,民营企业要发挥企业家精神,眼光放长远,从代际传承的时间尺度着想,拉长投资回报周期,敢于投资,敢于上新项目、提供新服务、生产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面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传统产业要有工匠精神,对现代服务业要推动数字化转型或变革来引领发展。

群众敢首创方面,群众的首创精神一直都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法宝,四川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在全国的首创案例众多,目前经济下行局面的扭转要靠群众的首创精神,四川民营企业家要敢为天下先。

第三,我省要充分考虑省域民营经济特点,创新推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省域政策。

建议在现有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省域政策执行方式,加强省域民营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解决省域民营企业实际困难。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我省当前民营经济对省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3%,对这一比例既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机遇。五分之一左右的贡献率,显示了与民营经济发达省域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包含着未来工作着力点的基础与发展空间,在此贡献率基础上,四川民营经济要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推进省域民企转型升级。正视民营经济创新动力不足的现实,重构省域民企核心竞争力,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省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省域民企数字化转型,加速省域民营经济智能化,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优化省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省域民企创新活力,加快提升省域民营经济竞争力。

四川省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四川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增速不凡,省域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有充足的发展机遇与发展基础。要全力保障省域民营市场主体的私有产权,营造宽松的政商发展环境。极力耦合省域民营市场主体发展的要素资源,提供充沛富足的发展养分。创新省域民营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通路,尊重并为省域民营企业家代际传承、跨区域调度财富与资源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