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10 作者:qygslxx 浏览量:343次

新型显示产业是制造强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不仅产业链长、价值链高、供应链宽,而且具有技术密集、投资密集、劳动力密集等特点。

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成经信办〔2020〕3号,以下简称《光电政策》)自实施已来,将要超过3年的实施有效期。为进一步聚焦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态势,按照《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形成1套专项政策”的要求,我们结合《光电政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讨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标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城市的产业政策,征求相关市级部门、区(市)县和企业、行业组织的意见建议,对《光电政策》进行了修订,形成《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

《政策》共5章、14条,各章依次为总则、补链强链延链政策、强化创新驱动政策、优化产业环境政策和附则,共计1822字。

一、第一章总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新型显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增速快,产业营收持续保持不低于30%的发展速度,构建了从玻璃基板、掩膜版、偏光片到面板制造,再到电视、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二是创新佳,拥有全球第二条、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和国内首条G11代掩膜版产品生产线。三是规模大,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5%,客观上确立了成渝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区紧随长三角地区的位势。但是,随着新型显示产业向纵深发展,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一是面板产能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有产业链、缺供应链的现象突出,三是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未完全体现。

因此,《政策》的修订,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完备产业链、整合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全国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促进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分析研判《光电政策》实施以来的情况,通过“扬弃”,实现最佳的政策导向、最优的企业扶持,把“规划指引+政策扶持+项目实施”的发展模式落到实处。

二、第二章补链强链延链政策

面板生产制造有阵列、彩膜/蒸镀、成盒、模组4道制程工艺,涉及13种高精度材料,单价上亿的制造设备就有8台之多。一方面,我们突出精准的投资驱动,补齐补全产业链上的项目(企业)缺失,凡是在我市投资1亿元以上的玻璃基板、柔性显示基膜、掩膜版、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背光源、电子气体、液晶材料、发光材料等材料及组件生产项目,我们都积极引导,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强调市本级和区(市)县两级财政的错位扶持,即体现以区(市)县为主的“一企一策”政策和市本级给予适当奖励相结合的取向。另一方面,为保证落地的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并有效与本地面板生产制造企业形成供应链关系,《政策》提出对配套企业,按首次配套、连续2年实现20%增幅的配套,分别给予资金支持。

此外,为降低面板生产线的生产成本,拓宽新型显示产业的生态体系,《政策》强化对生产服务型领域的扶持,对围绕生产制造,提供设备维修、零部件清洗和检验检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第三章强化创新驱动政策

产业要自立自强,就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载体。因此,《政策》对新型显示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研发分别给予扶持。

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政策》仍然着力关键原材料、零部件的研发,一是鉴于生产制造设备的技术壁垒、复杂性,原《光电政策》实施中涉及设备的项目非常少、难度大,二是鉴于《政策》实施的三年有效期,在这期间,可以从原材料的技术突破入手,先易后难,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三年后,待《政策》需要修订的时候,再把中心转向设备制造创新,可以充分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

四、第四章优化产业环境政策

新型显示具备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特征,人才效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政策》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的扶持,凡企业引入百万年薪的技术人才,《政策》就及时补助,引导企业招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促进产业跨越。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会展的功效,《政策》坚持“以产兴展、以展兴产、产展融合”,对通过会展引入企业落户成都的、促成企业间形成协同配套关系的,视情况分别给予承办机构一定奖励。

五、第五章附则

主要对《政策》的适用范围、解释权归属、生效时间和与其它政策规定有相似条款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